2021 春季拍卖会 现当代艺术

2021年5月17日 下午3时
北京昆仑饭店


本公司不再对禁止出境拍品标注“*”,由买受人自行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文物出境审核手续。 所有成交价均已包含15%买家佣金。

* Lot 655

刘海粟(1896-1994)  金陵乌龙潭

估价(人民币):5,000-7,000

成交价(人民币):276,000

年代:1915年

签名:海粟

材质:纸本 钢笔

尺寸:25.5×32.5 cm. 101/8×123/4 in.

出版

《大共和日报》,大共和日报社,上海,1915年1月18日刊
《沧海真源—刘海粟文献史料集》刘海粟美术馆、辽宁美术 出版社,沈阳,2020年11月,第86页

简介

天工清新
刘海粟早年的钢笔写生画
刘海粟是中国近代举足轻重的美术家。1912年,由他和乌始光、张聿光等创办的“上海图画美术院”(后称“上海美术专科学校”),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。1914至1916年,他与陈抱一、丁悚、张聿光合绘《学堂习画范本》、《铅笔集》等,影响甚广。两年后他又主持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美术杂志—《美术》,建立起传播艺术思想的高地。
艺术界历来对刘海粟人体写生争论关注颇多,而较少聚焦其在写生教学上的贡献。上海美专创立之初,就已设立了室内写生、野外写生、旅行写生等丰富多样的写生形式。刘海粟亲自带队,“就离校相近之风景或建筑物,实地描写,摄取自然的风光”,并常于旅行地点开成绩展览会,“以引起社会美感思想”。这一写生制度,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各美术学校的教学方式,奠定了中国近代美术教学系统化、科学化的基础。
本场收录了刘海粟钢笔素描四幅,均曾发表于1915年《大共和画报》,是其早年旅行写生的有力见证。该画报为《大共和日报》附赠刊物,1912年创刊于上海,刘海粟、陈抱一、钱倜庵、沈泊尘等担任绘事。据知刘氏曾为《大共和画报》绘钢笔画多幅,含风景、动物、时事新剧等题材,多由“紫瑚”依画拟诗,本场拍卖征集的四幅作品乃万劫孑遗,填补了刘海粟艺术面貌的空白,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。
四幅画稿主题皆为江南景色。《曲水空亭》等三幅均富吴中文人雅逸之趣;《金陵乌龙潭》描绘南京乌龙潭风光,潭心中央伫立一座双层重檐六角亭,名“肥月亭”或“宛在亭”,为清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所建,1937年,该亭被日机炸毁,近年根据图像和文艺作品重建,故此作别具历史文化意义。
这些画稿均注重意境表达,在黑白的变调中,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,与江南水乡清新自然的风韵相得益彰。线条使用也极富艺术特色,各种描法“应物象形”,而能有“气韵生动”之势。如细密线铺排以增强画面韵律,横纵线、粗细线交错以深化物象体积,长短线组合调和画面节奏,直线、斜线、弧线亦变化多端,欲迷人眼。在枯枝的表现上,画家用渐行渐细的线条,营造出血管延伸的效果,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;在表现岸边纷乱的蓬草质感时,又常出以破碎的线条,富有纯粹的形式美;画面背景点缀的飞鸟,给人静中有动的无限遐思。
四幅画稿与刘氏其他作品风格不同,很可能受陈抱一等人的影响。钢笔画不似铅笔、木炭画能随时修改,它不仅需要画家先预设画面内容和布局,而且要熟练掌握钢笔笔尖和墨水的特性,十分考验绘画技巧。而刘海粟除早年在背景画传习所学习半年之外,并未进过专门美术学校,创作这批钢笔写生画时还未满二十岁,有如此艺术表现力,足见其天分之高。欣赏这批画稿,风景是其一,线条趣味是其一,画外意境又是其一,真正实现“诗画本一律,天工与清新”。

京ICP备17021058号-1
版权所有 © 2005-2025.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
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华熙国际中心C座26层 邮编: 100022
电话: (86-10)5887.0808 传真: (86-10)5887.0909 Email: info@chengxuan.com